剩下三週如何快速提高學測級分?今天不談空泛的理論,直接給你最實用的學測準備策略,讓你在三個禮拜內起碼提高1~3個級分。今天的影片我告訴你這幾年的學測考題趨勢、學霸的學習邏輯、以及快速提高級分的具體策略。內容含金量非常高,先點讚收藏起來,隨時回看複習,那我們就開始吧!
孫子兵法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你要先知道對手的想法、意圖,你才好做準備。你現在的對手是誰?就是學測啊!高中三年的書,疊起來都比自己的身高還高,怎麼可能準備完?如果你能摸清楚學測的出題趨勢,針對性的準備,那才能達到效率最大化。
最近我看到一個「教育開講」的頻道,裡面有邀請不同高中的老師,針對114年學測的考題做趨勢分析,並且給同學相當完整的準備方式,每一支影片我都看完了,我在這邊幫大家做個懶人包總結這13支影片的內容,有需要更完整的,可以自己再去找來看。
114學測考題整體趨勢
這幾年學測考題趨勢反映出學測對學生能力的全面要求,只有知識的背誦是完全不夠的。以下我從五的方向說明:
一、素養導向
學測的試題設計已從過去的死記硬背,進化為更注重「分析」、「應用」與「表達」的能力。學生需要不僅懂得解題,還要能解釋「為什麼這樣解」以及「怎麼用這些知識」。這樣的改變,讓學生不再只是記住知識點,而是將其轉化為實際生活中的解決方案。
二、跨科整合
現在的考題越來越多跨學科的整合,讓學生需要運用多種知識。例如,地理題可能涉及生物的環境概念,數學計算可能融入物理的速度與加速度。這類題目不僅檢視學生的學科知識,更考驗他們的綜合思考能力。
三、生活化情境
題目內容逐漸貼近日常生活,從商店購物的找零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這類生活化的題目讓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也幫助他們將課堂內的學習延伸至課堂外。
四、非選擇題比例增加
自然科和數學科逐年引入更多非選擇題,要求學生用文字或公式詳述解題步驟。這一變化讓學生必須在考場上清楚表達自己的思路,而不是只選擇答案,對於書寫表達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時事結合
從環保議題到人工智慧(AI)的應用,學測題目逐年融入時下熱門話題。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課本知識,還需要具備對時事的關注與思考能力。掌握這些時事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從容應對題目的延伸應用與實例討論。
接下來我們詳細說說每一科的狀況,國文科有綜合測驗跟閱讀與寫作。綜合測驗的考題範圍涵蓋文學、人文與科學等多元文本,逐漸增加跨領域閱讀的需求。例如,可能出現一篇古典詩文與現代科學文章對讀的題目,測試學生在不同文本中的理解與聯繫能力。題目往往要求學生分析段落結構、推論文章重點或作者意圖,甚至進一步結合圖表或數據進行回答。閱讀速度與細節理解是重要能力。
閱讀與寫作則分為兩類:情意題和知性題。情意題以生活情境或感性素材作為題材,例如「森林縫隙」或「氣味記憶」,讓學生表達個人經驗與感悟。知性題則偏重分析與批判,例如「對標籤現象的看法」或「科技影響人類生活的反思」。情意題通常需要層層鋪陳,展現感受的細膩與真實;知性題則要求結構明確,有清晰的論述框架與例證支持。
英文科的閱讀測驗趨勢則是文章篇幅逐年增加,題材多元化,包括科學發現、社會議題、文化現象等,強調快速抓重點和細節分析能力。題型設計更注重邏輯推理與信息判斷。可能要求學生根據文章推測作者態度,或從數據分析中得出結論。
翻譯題強調文法與句型準確性,作文要求表達清晰且有深度。題目設計多與時事或生活經驗相關,例如討論科技對學習的影響或描述未來計畫。另外可能要求學生結合現實情境,如描述人工智慧如何影響人際互動,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數學科分為A、B兩類試卷。數學A趨勢越來越貼近日常應用情境,例如空間幾何題可能涉及建築設計,或用統計分析解釋實驗數據。非選擇題的增加使得學生需要完整呈現解題過程,特別強調數學邏輯與概念運用。例如,空間向量題可能要求學生計算直線與平面的夾角,並解釋其幾何意義;三次函數題則可能結合微積分來描述其對稱性或極值點的應用。
數學B則更重視數學基礎的靈活應用,例如排列組合的實用情境或機率分析的簡單運算。題目多與日常生活有關,例如運用數列模型預測支出,或利用幾率分析決策問題。例如,機率題可能設計為學生選擇最有利的購物折扣,要求計算並解釋結果。
物理科的圖表分析題明顯增加,例如通過判讀運動圖像來分析物體的速度變化,或從磁場分布圖推導磁感應強度的規律。題目內容越來越生活化,如解釋電梯運動中的受力情況。題目可能涉及多重概念整合,例如以電磁學結合能源技術(無線充電的原理)來設計情境題,要求學生理解現象並說明應用。
化學科則是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成為考題主軸,例如讓學生根據滴定實驗的數據計算濃度,或分析分子結構的圖譜推導化合物性質。跨章節題型越來越多,例如同時考酸鹼中和與氣體性質。題目可能結合時事,如以碳中和議題為背景,要求學生分析反應過程的環保效益,或者探討化學反應速率在工業中的應用。
生物科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例如基因工程、疫苗技術等。題目常結合實驗設計,要求學生解釋實驗原理或預測結果。基礎知識與時事結合越來越明顯,例如病毒的結構與傳播機制。題目可能要求學生分析病毒感染細胞的過程,結合免疫系統的作用解釋抗體產生的機制。
地科就常考地球動態(如板塊運動、地震與火山),並結合圖表題,如分析地震波分布圖或判讀氣候變遷數據。題目多圍繞自然現象的成因和影響,結合全球議題如永續發展與能源應用。題目可能讓學生分析颱風侵襲台灣時的地形影響,或解釋全球暖化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地理科考題強調空間概念與地理技術的應用,例如分析土地使用圖或解釋都市化對環境的影響。時事結合題比例增加,例如氣候變遷與全球資源分配問題。可能出現題目要求學生分析氣候帶的變化如何影響農業生產,或利用地圖資料解釋交通網絡的優劣。
歷史科側重因果關係分析,要求學生以不同時代背景理解歷史事件,例如殖民地經濟模式對當代經濟的影響。資料解析題增多,考驗學生從文獻、地圖或圖表中找出關鍵資訊的能力。題目可能要求比較不同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或分析某一歷史時期的社會變革如何塑造當代文化。
公民科就會以時事結合題成為主流,例如結合選舉制度、環保政策或法律改革進行考核。題目常涉及實際案例,要求學生分析資料並判斷是非。可能出現題目討論某國選舉制度對政黨的影響,或結合社會福利政策評估法律對不同群體的影響。
學霸都是怎麼考高分的?
東京大學的醫學博士兼教授 耻骨育二,他寫了一本書叫《考試腦科學》。他在書中說他無法完整背出九九乘法表,但仍然能以第一名的成績從東京大學畢業。主要原因是他使用「方法記憶」這套高效學習方法。你有看過圍棋結束後的覆盤嗎?當兩人對弈玩,雙方會重排這局棋。這麼大一盤棋,怎麼可能記住每一步的下棋順序,重新覆盤?那是因為他們不是用記憶背誦的方式,而是以邏輯推導每一步棋子通常會怎麼下,將整盤棋以系統化的方式進行推導。而學霸的學習方法,其核心在於理解與應用。從知識原理出發,透過推導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例如,數學公式不僅背誦,而是拆解步驟以便靈活應用,讓每一個片段知識串聯成完整系統,這就是「方法記憶」。
再來,學霸會使用多感官學習,結合看、聽、寫和講等多元方式,加深記憶。例如,將學到的內容錄音,反覆聆聽或用圖表視覺化,增強印象。 之前我有一個學生,為了把單字背好,他發明了「五感學習法」。每個單字都會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五種感官,增加印象。
最後,重複復習則是另一關鍵,透過高頻率、短時間的複習,在大腦中建立穩固的記憶連結。在有限的時間內,有計畫地分配學習內容,確保復習與模擬練習的效率最大化。將錯的題目深度檢討,延伸到不同題型,串連整個知識系統,就是學霸的高分秘訣,這與智商高低沒有任何關係,完全就是學習方法的運用。
三週提高級分的具體方法
現在的新型學測,強調素養、跨領域,以及非選擇題的增加,題目越來越靈活,單純的背誦記憶是完全無法應付的。接下來,我將告訴你如何在剩下三個禮拜內,打造系統化的方法,串連知識並打造有邏輯的記憶與理解能力。
第一週:整理與串連知識
先列出學科框架:每一科先梳理大綱,例如:數學的「代數、幾何、微積分」,以心智圖或表格呈現,將各知識點視覺化。
再來尋找關聯:整理概念間的關係,例如:「物理的動能公式」與「化學的能量釋放」如何互相關聯。嘗試將知識點連成一條「學科故事線」,讓記憶有脈絡可循。以前補習的時候,有個老師就在一塊黑板上,把清末民初的歷史時間線,加上同時間外國重要歷史事件,合併成一張圖讓我們復習,當時看到真的非常震撼。
最後設置每日目標:每天專注一至兩個大主題,避免同時處理太多資訊。主題的挑選,可以從歷年必考的考題優先處理。
第二週:理解與應用知識
使用「問題驅動學習」,為每個主題設計問題,例如:「這個公式如何應用?」、「這個事件的因果關係是什麼?」。可以用學測歷屆試題練習,檢驗自己是否能用知識解答,這就是我之前說的「自己做詳解」。
再來模擬跨科整合題,組合不同科目的例題,練習快速切換知識視角。例如:「結合地理與化學解釋溫室效應」。
最後就是把同學教會。將知識講解給自己或同學聽。這不僅強化記憶,還可以找到自己的盲點。你完全不用擔心你教了,同學會超過你。同學被動地聽你講解,他會好像理解,並且對你抱著崇拜的眼光仰望你。但實際上,他大概還是不會,題目稍微改一下就不行了。你就不同了,因為那份理解是你的,題目怎麼出你都可以應付。同時你還可以贏得友誼或者愛情,這麼划算的是,還不趕快去做。
第三週:強化與複習
每日回顧與補強:按「第一週整理的框架」,每天快速檢查知識點是否熟悉。每天用10分鐘默寫關鍵框架,找出需要補強的部分。
考前模擬與錯題整理:每天做一次模擬測驗,並針對錯題進行深入剖析,弄清楚「錯在哪裡」以及「正確解法的邏輯」。將每道錯題記錄下來,總結解題思路。
建立記憶引擎:針對每一個重要知識點,自己建立一套記憶規則,讓大腦可以快速調動知識庫。例如將歷史事件與電影結合,提升學習效果。
以上這些,就是學習歷程的真正目的。學習歷程不是讓你寫一些活動紀錄,貼一些獎狀。而是讓你「總結」出一套學習方法,把過程記錄下來,篩選掉錯誤的行為,歸納出有效的方案,最後透過時間的複利,讓你獲得巨大的結果。學會使用學習歷程幫助自己學習,不僅考試分數高,將來學習任何事物都會比別人更快速,讓你更容易取得成就。如果你是高三,現在開始還不遲,好好用我的方法,一定會讓你感覺到自己在進步。如果你是高二以下,現在提早開始使用學習歷程幫助學習,下一個學霸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