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服務的學校是一所基督教學校,聖誕節是一年一度的重大班際比賽,學生都會花很多時間準備聖歌比賽與聖誕樹佈置。他們會花多少時間準備咧?時間可能長達一個月…
很誇張吧!這一個月不僅是下課時間,很多時候上課都會去借正課來佈置聖誕樹、練習聖歌。看到這邊,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點驚訝!以前學校都是把音樂課、輔導課拿來借給正課考試或上進度;但是這個校園卻是要把要考試的正課拿來借給學生練習合唱、藝術裝置。
為什麼學生要花這麼長的時間?
我簡單介紹一下本校聖誕節比賽的辦法。在靠近聖誕節的兩天內,本校會以班級為單位辦理比賽。第一天是聖歌比賽,第二天是聖誕樹佈置比賽。
- 聖歌比賽:每個班級會有一首指定曲、一首自選曲。因為是合唱比賽,不僅班級需要有指揮、伴奏,學生都會嘗試練習和聲分佈,越高年級甚至會有到四部合聲。這幾乎是學校合唱團的等級訓練,在這個學校內是以班級為單位。評審會邀請國內音樂界有名望人物,或者是音樂系的教授等,進行嚴格的評分。
- 聖誕樹佈置比賽:本校校地有十公頃,大約14個足球場大,學校內樹木很多,所以我們會給學生一個班級一棵校園大樹進行佈置。學生會將聖經中的故事用具象化的方式做出來。不僅很大、很美,有的甚至還會動,有科技輔助。學生需要用中英文同步向評審老師介紹作品,有時還會搭配戲劇表演、音樂表演等。
因為這兩天的比賽很密集,專業濃度又很高,所以學生基本上需要在一個月前就進行相關籌備。要練歌,又要做聖誕佈置,時間很不夠,所以會需要「借正課」來練習。很不可思議吧!要考試的科目被拿來做音樂、美術的東西,而且不是一兩天,時間可能長達一個月,所以學生在考完第二次段考後,大部分到學校的時間就會沉浸在校園聖誕節的氛圍之中。這在台灣的校園文化裡,應該是非常稀少的。
我們通常是考試領導教學,為了面對考試,犧牲掉非考科的情況是常態。雖然隨著教育改革,藝能科被借課的情況雖然比較少了;但借正課練音樂、美術,真的不太常見。聽說我服務的學校,可能過去2.30年來都是如此。
考科是正課?音樂、美術是…?
學生滿心期待的音樂、美術、童軍、家政、體育課,突然走進來數學老師說:「同學,我們進度不夠,今天我跟你們老師借課。」那一刻,不僅失望透頂,可能還在在心裡罵個兩句髒話。在我們那個年代,藝能科被拿去考試上課,基本上就是老師之間溝通好就好,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驚喜…其實是驚嚇!
在我的學校,是需要有借課單,才可以拿來練習聖歌、佈置聖誕樹、練習大隊接力等。為什麼需要借考科的課需要走複雜的申請流程?因為藝能科如果沒有限制,大家就會瘋狂借課。沒辦法,相比考科,這些活動有趣多了。而且,還有地理、歷史、生物、地科那些一個禮拜也才一兩節的,如果被借走,大概也GG了。
其實不管是大考科、小考科、非考科,都是正課啊,不管哪一科都需要被重視。但因為考試壓力的差異,學習節數必然有所不同。我不會因為我是藝能科老師,就說藝能科很重要;我相信每個領域都很重要,有的學生喜歡自然科學、有的熱愛人文學科,讓他們朝自己喜歡的領域去發展,是教育的本質理念。
可能為了要讓學生在不同領域都去接觸,所以台灣的中學生科目蠻多的,光是考科就10科,還不算藝能科。這種雨露均霑式的學習,學生真的是探索?還是負荷不來?如果沒有學測,學生只是純粹的學習,能否讓更多人感受到語言之美、無處不數理、生活即美學。
沒學測,那怎麼考大學?
台灣與中國大概是少數還存在著這種用大型考試決定升學的方式;你知道歐美國家高中生怎麼申請大學嗎?就是看在校成績、學習檔案。你說這會不會有不公平?我認為難免,但這個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可多的。歐美國家有因為這種不公平降低國家競爭力嗎?
看到大家現在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重視,我心裡蠻開心的。現階段雖然還是以升學導向來看待,但對「認知性考試」的重視程度,至少有一點點的搖動。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能否看到「學測」消失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