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倒數一個月,壓力好大!要怎麼樣才可以考到前標?這是不是你最近的壓力寫照啊!
每個人都想把學測考好,但什麼叫做考好?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學測成績放榜後,會有所謂的五標:頂前均後底。這五標代表什麼意思?我要怎麼考到期待的學測五標?今天我想跟你聊聊:「學測你可以錯幾題,依然可以拿到前標。」是的,你沒聽錯。學測的備考重點,不是對幾題,而是可以錯幾題,穩穩拿住你該拿的分數,才是考高分的關鍵!前半部,我會帶你拆解學測五科的策略,教你如何運用這些數據來準備,減輕壓力,制定策略,專注得分!後半部,我會告訴你如何成為「學測大黑馬」,強烈建議你一定要看完唷,那我們就開始吧!
學測五標的意義
我們先來了解學測五標是什麼?這五個標準其實是幫助我們理解成績在全體考生中的相對位置。
五標標準計算方式:
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底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這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頂標就是100個人裡面,你的成績贏88個人;前標贏75人,以此類推。學測五標是用來判斷你在全國考生中的相對位置,因此學測的15級分是一個浮動的概念。每一年可以考到15級分的分數是不一樣的,他會隨著題目的難易度有所起伏。如果今年題目比去年難,那要考到15級分的分數,可能門檻就比較低。
這個五標的感覺是什麼呢?雖然個人申請每個科系都會有不同科目最低通過的門檻,但整體來說,我們可以這樣感覺。頂標就是頂尖大學的門檻、前標就是中字輩到國立前段大學的門檻、均標就是國立大學到私立前段大學的門檻。如果今天我想考到比較熱門的國立大學,「前標」大概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聽完後會不會覺得:「前標好難唷!我得贏75人才行。」不要擔心,前標的達成其實不需要你全對每一題。大考跟小考的準備方式不一樣,像學測這種大型考試不是比誰會的多,而是比誰忘得少。只要善於策略性地答題,確保會的題目穩定拿到分數就好。
學測前標可以錯多少題?
大多數人在準備學測時,都會拼命地刷題,希望可以多對幾題,讓自己的級分提高。對考生來說,級分、五標,這種相對分數是很模糊的。我怎麼知道要贏過3/4的人,要考到幾分?所以大多數人就會想說,多對一題是一題。但其實我們攤開歷年分數來看,你就可以知道,其實要考到前標,沒你想像中這麼難。接下來,我一科一科拆解給你看。
自然科滿分是128分,考題數量約為64題,也就是說平均每題2分。113年自然科的前標原始分數是88.43到96.47之間。換句話說,自然要拿到前標,可以錯19題。自然科總共由物理、化學、生物、地科四科,我們用平均數來看,每一科大概會佔16題。假設我物理全錯,我也是有機會挑戰前標的。
社會科滿分是144分,考題數量約為72題。113年社會科前標原始分數是89.5到97.64之間。因為社會科是由歷史、地理、公民所組成,我用非常粗略的算法,平均一科會出到24題左右。如果要拿到前標,換算下來大概可以錯27題。通常社會科中最難的是歷史,如果你倒霉,歷史全部都猜錯,也不影響你拿前標。
當然以上是我比較極端的算法,但換個角度來看,如果物理本來就不是你擅長的科目,在最後一個月不要花時間在不擅長的科目上,就是一種策略。或許你會擔心,那如果四科沒有平均出題怎麼辦?尤其現在還會出混合題型或者跨領域整合。我想跟大家說,對於這種重要的大考,出題審題會非常的嚴謹,盡量不會偏頗在某一科,或者某一個答案。考題分配上,不同科別的比重、配分,甚至難易度,都會盡可能的平均,避免「幸運」的成分。所以不會都猜C,這招在大考上是非常冒險的。比較需要擔心的是,在108課綱的引領下,現在考題確實越來越靈活,閱讀量也越來越大,甚至會出現一題中,同時出現地科+生物、歷史+公民的跨領域知識整合考題。面對這種情況,運用刪減法是比較好的策略,把一定不對的選項剔除,從四選一變成二選一,那猜對的機會就大幅提高了。如何知道哪些一定不對呢?就還是回到擅長科目的準備策略。只要擅長科目表現夠穩定,那判斷題目的準確度就越高了。
國文、英文兩科都有選擇題跟寫作題。這兩科我們放在一起說。113年國文前標在58.19到63.48之間,英文前標在61.96到68.16之間。國文的選擇跟手寫分數是一半一半,英文則是7:3。當然作文很重要,不過對基礎不好的同學,短期內大概也很難提升作文的分數。而且作文評分標準有時不好掌握。之前我連續有兩年考74級分的兄弟檔,掉的那一分都在國文,而且是作文拉下來的。他們兩個作文被扣分的原因,都是「字寫太醜」。把心力集中在可短期提升的選擇題,CP值可能會更高。
最後是大魔王數學科。想到數學要考前標,是不是覺得難度很高啊!數學有單選跟多選,還有倒扣,是相當不容易。數學學測的級距,大概是6分為一個級距,這就意味著,幾乎錯一題就掉一個級分了,非常嚇人吧!數學考卷拿來,一題不會,哇!剩14級分。又一題不會,哇!剩13級分。常常數學考卷又喜歡把難的題目放前面,就這樣一路嚇死自己。我們攤開原始分數來看看,113年數A前標是55.51到61.67之間,數B前標是49.20到55.35之間,似乎只要對10到12題,就有前標了,是不是好像沒想像中這麼高!所以考數學時,別從第一題開始寫,先整張考卷看一看,一定不會的題目就畫叉,不要理他,會寫的題目要保證得分。我鼓勵同學換個心態,催眠自己,每對一題就加一個級分。讓自己越寫越有信心。
如何成為學測大黑馬?
每一年學測總會出現一些讓人驚艷的「大黑馬」,對吧?那些在最後關頭殺出重圍的學生,是不是特別讓人羨慕?
我真的遇過這樣一位學生。他在高三第一次模擬考的時候,校排大概在百分之七八十,也就是倒數的那種成績!但你猜怎麼著?學測那一天,他進步了一百多名,最後還成功錄取成大電機系!
你是不是好奇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我也是,我分析了他在學測前,那個進步曲線,是呈現指數型的增長。一開始非常的低,而且低迷了很久。但是在後期,居然進步神速,越考越高分。我問他:「做對了什麼,讓成績進步得如此飛快?」
他笑著跟我說:「其實我少做了很多事。」
少做事?什麼意思?
他解釋說,他評估了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於是就決定瞄準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其他的就乾脆不浪費時間。比如,他的目標是機械系,而這個科系並不採計國文和社會。雖然他還是參加了這兩科的學測,但他在最後一個月的備考中,幾乎不花時間在這些科目上。他的策略是什麼?上課認真聽,課後快速複習,回家後專注準備其他更重要的科目。
他還說,他的英文很弱,但他沒有浪費時間做那些他覺得「完全不會進步」的事。他決定只做一件事——背單字!他把模擬考中出現的單字全部整理出來,寫進單字本裡,利用各種零碎時間來記憶背誦。
自然科和數學是他的強項,他把這兩科作為重點。他怎麼準備呢?自然科方面,他會把模擬考中做錯的題目剪下來,貼在課本相關的章節裡,確保下次複習時會再次看到這些題目。
至於數學,他做了一件很特別的事。他發現,自己每次看老師講解或看詳解時都覺得很簡單,可是一到考試就完全不會寫。所以他乾脆自己動手寫詳解!
是的,他把所有錯的歷屆考題、模擬考題,通通整理出來,一題一題手寫詳解。他寫了什麼呢?每題的考點、需要用的公式、解題的邏輯,全都清楚地記錄下來。他這樣寫了多少?整整 60題!
可能有人會想,學測範圍這麼大,才60題,可以應付學測嗎?其實,他自己也知道,時間根本不夠把所有題目都看完。但是他說,只要是他整理過的題目,基本上就不會忘。一天寫兩題數學詳解,一個月就累積了60題。一開始雖然有點困難,但習慣後,他寫詳解的速度越來越快。可是他知道他不能都花時間在數學,所以規定自己每天就是寫兩題數學詳解,完成後就先讀其他科目,做時間上合理的分配。
他還很謙虛地說:「老師,我運氣好,學測出的題目都在我準備的範圍內。」但我跟他說,這不只是運氣的原因。因為你準備得扎實,你的學測資料庫夠穩定,所以當題目出現在你的準備範圍內時,你才能抓住得分的機會!
相比之下,很多人拼命刷題,但每一題的觀念都不扎實。只要題型稍微變化,就很容易失分。所以,不是你刷了多少題,而是你對這些題的掌握程度,才是關鍵!
大量刷題在學測最後準備階段,確實是一種重要的戰術。因為刷題能幫助你練手感,甚至帶來安全感。做了很多題,會讓你覺得自己有在進步。但,你是否也有過這種經驗?瘋狂刷題後,模擬考卻一次次打擊你的信心。明明努力了,分數卻還是停滯不前。
這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會不會是刷題這個方法不適合你呢?
很多人刷題的方式,其實是機械式的低水平重複。他們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做題,卻沒有停下來思考:「這樣做,真的有效嗎?」
你看我剛剛那位學生,他的選擇完全不一樣。他選擇用更麻煩的方式:一題一題地扎實累積。他不是追求刷題的「量」,而是追求每一題的「質」。他的策略很簡單:以『不失分』為核心,盡可能地把會的內容全部發揮出來。這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人為什麼要思考?其實,人跟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思維的差距。思維會影響你的行為;行為會塑造你的習慣;習慣會改變你的命運。一個思考上的改變,可以讓你少做很多事;但是大多數的人,為了不思考,他可以做很多事。當你盲目的模仿別人的方法,卻忽略了思考,什麼才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慢慢來,真的比較快。
大考不是比誰對得多,而是比誰忘得少。在最後一個月裡,完成比完美還要重要!
學測是個挑戰,但它不會決定你的人生,你的努力才會!我希望同學們可以利用這次學測的備考過程,真正學會「如何學習」。將來人生還有許多不同的考試或考驗,當你學會:「如何思考、減法原則、強調本質」,相信將來你會成為不同賽場下的大黑馬。47老師為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