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分科測驗於7/27放榜,你是不是已經迫不急待想要知道自己可以怎麼填志願了呢?但其實你不應該只去做一次落點分析,你應該至少做個兩次以上。
今年是史上第一次的分科測驗,不再是100分制,而是60級分制;國、英、數乙會用學測分數作轉換。如果你只是想要用落點分析系統去跑一跑,我可以很有把握的跟你說,不會很準。因為落點分析是依照去年的分數做轉換,但是以前是100分至,今年是60級分制,還加上學測採計這個變數,傳統的落點分析大概不會太精準。所幸現在程式很發達,很多大數據的即時落點,但既然是即時落點,就代表變動幅度大。而且你也難保有沒有人會亂填,所以落點分析,我覺得不應該完全相信,頂多就是幫你做篩選而已。
填志願的策略
其實填志願是一種人性,那種人性是你不想去浪費你的分數,不想高分低填,那就像是你不想買貴東西。考試分發的填志願跟個人申請不太一樣。個人申請你只有六個機會,如果沒有好好選擇,的確是有可能沒學校唸的;但考試分發你可以填100次,除非你真的都盲填,不然第一志願跟第100個志願上榜,有什麼差?如果就我來看,我覺得考試分發是很可以浪費幾個志願去試試看的,如果真的讓你填到比自己想像中還理想的學校,你應該會樂歪吧!
如果你問我選填志願的策略,我大概會這樣建議你。等成績出來後,可以透過三四家不同系統去做看看落點分析,了解自己大慨的位置。然後把這些應該會上的志願放在30~60之間。30個之前,想要的就去填看看;61個之後,填一些必上的學校,確保自己不會落榜。
填不討厭的志願
填志願要不要看興趣?當然要,如果你讀了沒興趣,那會比你唸高中還痛苦。大學是專業科目的學習,如果你不喜歡數學,結果跑去唸會計系,那你四年來每一科幾乎都是數學,你就很容易唸不下去了。但我的興趣沒有100個可以填啊?我想這應該是大多數同學的問題。有興趣的,可能填個20個就找不出來了,那剩下的應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填不討厭的。只要這個志願你還沒這麼討厭,就可以保持你的學習熱情,而且你讀得下去,才有轉學、轉系、輔系、雙主修的本錢。大一上的成績,通常是決定你是否有優先選擇調整的順位。但大一上排名前面的同學,通常是喜歡這個科系才會排名靠前,你根本不可能競爭的過他們。不討厭,可能代表你還有能力,還有意願去念。況且,說不定你大學四年都轉不出去,至少留在不討厭的科系,還可以讓你順利畢業。而且,以後說不定就靠這個科系的專業過活了。
思考十年後的世界
你知道從你進大學的第一天,到你出社會工作的第一天,大概要多久時間嗎?我們簡單來算一下,大學四年、研究所兩年、實習一年,這樣就只少要七年。中間還不包括你延畢、重考、考不上研究所;另外還有的人的大學畢業年限可能是五年或六年等等。我們估算一下可能要8~10年的時間,你覺得那時候的工作型態會跟現在看到的工作型態是一樣的嗎?如果你是家長,你可以看看過去10年來,有沒有什麼工作是你剛出社會時沒看過的。
特斯拉的人型機器人在2023年要開始量產了,對,就是明年。而且一台才要價2.4萬美金,我相信10年後,應該家家戶戶都有一台你我都買得起的人型機器人,說不定就像手機那麼便宜,每戶一機。
面對變動這麼大的世代,大學填志願這件事,就不可以再用過去的舊的思維囉。你現在填的不是志願,而是人生,為十年後的自己,想像100種可能,就是你現在在做的事情。
我不想祝你金榜題名,我希望你透過這次填志願的機會,去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自動引用通知: E-port 學習情報誌 | 分科測驗放榜前一週,你可以做什麼準備?
自動引用通知: E-port 學習情報誌 | 老師講了一大堆,所以到底多元選修怎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