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5超級表達者

面試準備全攻略:從備審到自我介紹再到提升表達力

隨著備審資料製作接近尾聲,接下來就是面試準備的環節。今天的影片我會告訴你,面試前應該如何準備,自我介紹的萬用框架,以及提升表達力的策略、技巧。並且最後還會傳授你直接吊打對手的秘密絕招。想要在面試中成為超級表達者,你一定要點讚收藏這部影片。那我們就開始了。

面試前的準備,表達是最後一步,前面兩步是?

面試要表現好,練習一定是不可少。緊張必定是因為練習不足。你以為學校這麼早辦模擬面試是為了什麼?模擬面試不是終點,而是面試練習的起點。模擬面試是要讓你知道你哪裡不足,從模擬面試後開始加緊練習,至少100次。在知道不足到開始練習前,你需要有正確的資訊與思考,不然就只是在不斷的重複錯誤。

大多數人的面試錯誤就是「不斷的在講自己」。沒人在乎你是誰,人只會在乎自己。你從自己的角度說了一堆從小到大的經歷,對面試官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你要講面試官關心的事,他關心什麼事?當然是你適不適合當他們的學生。如何證明你適合?那就要對科系充分了解。

就像追女朋友一樣,你告訴對方你很喜歡運動、很有肌肉,但人家就喜歡蒼白淨瘦,那你再怎麼鮮花浪漫都沒用了。先知道這個科系是幹什麼、做什麼、要什麼的,再來展示自己適合提供的優點。想像他們可能會問的問題,都瞭解清楚後,才是練習表達的開始。你以為面試準備就是拼命講,高手的面試準備都是先拼命找,再拼命想,最後才拼命講。

自我介紹的萬用框架

最近在幫助學生練習時,發現許多人會有一個迷思:「自我介紹應該講一些跟備審資料不一樣的東西。」理由是:「備審已經寫過了,再講一樣的教授會覺得煩!」這個邏輯非常錯誤。首先你還有東西可以講嗎?你最好的表現不是都已經寫在備審資料了嗎?難道你要拿既普通又無聊的表現當做自我介紹?

再來,面試的教授與看備審的教授不一定是同一批人。就算是同一批,也是需要透過你的自我介紹勾起他們的回憶,不然面試題目怎麼從備審資料出來?為什麼我一直強調要有個人標籤?用意不只是寫備審,面試也要呈現個人標籤。簡單一句話,自我介紹就是用一到三分鐘把你的NOPQ拿出來重新講一次。

知道概念邏輯後,自我介紹要講什麼?自我介紹的重點不是你要講什麼,而是你的對手想講什麼。你要講得跟他不一樣才能脫穎而出。了解科系、分析對手、展現獨特自我就是自我介紹的底層邏輯了。至於要用什麼架構,你可以去看看我這支影片,裡面有許多不同的自我介紹方法,挑一個你喜歡的就好。

我個人認為自我介紹的基本萬用框架要有四個元素:

  1. 引起注意力的開頭
  2. 1~3個重要戰績
  3. 申請動機
  4. 強力結尾

有需要可以去看看這支影片。

提升表達力的策略、技巧

面試最讓人緊張的就是QA環節了,因為不確定會拿到什麼題目。這時候就是比表達力的時候。表達力的好壞取決於知識量與邏輯感。能夠滔滔不絕地講,是因為你懂的夠多。但我們不像教授這麼厲害怎麼辦?那就講你會的就好啦。

你就把每個問題都用你的備審資料內容回答。例如教授請你解釋Python,你就把備審中跟Python有關的活動拿出來講。教授問你人權問題,你就把公民課的課程學習成果拿來回答。講你會的東西,自然就會滔滔不絕了。

至於邏輯感,主要是你的回答的結構方式。不要想到什麼講什麼,最簡單又具有邏輯感的表達就是有順序的結構。過去、現在、未來,從微觀談到巨觀,從表象深挖到本質。例如教授請你談談服務學習的收穫,時間軸的順序就是過去如何準備,當下如何反應,將來如何改善。

微觀巨觀的表達就是,服務學習的課程是希望讓偏鄉孩童喜歡英文,所以分別設計了英文闖關、英語歌曲教唱、英文故事閱讀。這種有順序的表達,就會自然提升邏輯感了。

面試其實是一個互相篩選的過程

在面試的過程中,你跟你的對手在成績、特質甚至參加的活動都是差不多的。當大家都一樣認真準備,要怎麼脫穎而出?我認為「心態」很重要。你不是這個科系唯一的選擇,同樣的,這個科系也不會是你唯一的選擇。與其不斷的乞求科系錄取你,你也可以站在互相篩選的角度,由你來選擇你想去哪些科系。

你想想為什麼越貴的手機越多人搶購,火車站便宜的愛心筆卻沒人要買。因為價值的不同,你會覺得手機貴是因為你想要但買不起,所以你會認真讀書求爸媽幫你買。愛心筆雖然便宜,但這個價格對你來說不到那個價值,所以你會直接篩選掉。

大谷翔平當年為什麼選擇去天使隊而不是開價更高的洋基隊?是因為他了解哪裡最適合他,所以他有底氣可以拒絕豪門球隊。當你明白你也是通過一階段篩選,你的英文能力也符合學校門檻,你的各項活動展現出過人的表現,你已經具備一切適合就讀該科系的條件,現在的你只要去選擇一間你適合的學校科系就好。

當你了解科系、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那你面試的心態就會不同,回答出來的格局也會不同。展現你的價值,讓科系知道你是他們需要的人才,那對方就會用盡一切方法留住你。

提高面試錄取率,降低緊張感

想要提高面試錄取率,降低緊張感,表現出過人的格局視野,你也可以到下面連結,跟我預約一對一面試練習。

我們來為今天的影片做個總結

  1. 面試前的要有充足的準備,包括完整搜集資料、了解對方需求、大量的刻意練習。
  2. 自我介紹就是把備審資料拿出來再講一次。先了解科系,再分析對手,最後展現獨特自我。
  3. 面試QA時,講自己懂的就會滔滔不絕,有順序的結構會呈現邏輯感。
  4. 站在互相篩選的角度去面試,心態不同、視角不同,回答出來的格局也不同。

 

留言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