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筆書審資料成績分析,居然讓我發現這種事?!四月份到底在忙什麼…

天阿!我到底看了什麼?608筆的書審資料分數分析,居然讓我發現到這種事?

有七成的人分數差不到3分,整個四月份我們到底在忙什麼?

之前我丟了一個問卷,想要調查一下大家的書審資料成績,就是大家整個四月份,弄得焦頭爛額的那些學習歷程,短短兩天就收到608筆資料。你知道為什麼我想要分析你的分數嗎?我想你們應該被這個學習歷程檔案整了三年吧!逐年上傳、教師認證、48件的學習歷程檔案,永遠有做不完的報告;然後還搞檔案遺失,用PDF的差點看不到,我猜你們當時應該都快哭出來了吧!這麼大費周章的學習歷程檔案,標榜著可以看到學生考試考不出來的能力,真的嗎?我們就用分數來看看結果。

學習歷程分數分析

我先說結論,有七成的人書審資料差距不到三分。對,你沒聽錯,就是不到三分,到底怎麼回事?我帶你們來看看。在我收到的608筆資料中,有434筆的分數落在80-89分,我們知道書審資料至少佔第二階段20%,最多50%,當然因為疫情有些微調,但這不是大多數人。假設我用二階採計書審資料30%的比例,換算80-89分,約略等於24-27分之間;就算比例提高一點,差距也是在3-4分之間。

當然,這樣看分數其實有點粗略,所以我就把各大學的分數區間也稍微看一下,只要同一所大學有10筆以上的資料,我就會拿來比較一下,我會看看他們最低分與最高分的分數區間,這代表著他們的分數評比範圍,再來我會同時看平均數與中位數,最後我會看標準差,看看分數的離散狀況,以下為有效數據的大學書審資料分數狀況。

全距前五名分別是台大、東海、逢甲、中興、成大,都超過20分以上,一樣以30%為基礎,二階成績前後可能差到6-7分;最後一名是淡江,但全距也達到10分。二階成績也有3分的差距,平均數來看都有80分以上。把中位數扣掉平均數差距最大的是東吳大學,代表東吳大學整體分數打的偏高。最後一個就是標準差,當標準差越大,代表分數打的越離散,那代表分數的差異就越大。五分以上有東海、中正、北醫、台大、元智、靜宜、輔仁,以30%的比例,這些學校可能差距到1.5分。

這些差距會影響你是否錄取嗎?如果你問我,我認爲是有實質影響的,在個人申請的環節裡,每個動作都是環環相扣的,一開始的選志願,夢幻、合理、保底。大家會過一階的分數其實差異不大,也許你會質疑我保底怎麼會差異不大?很簡單啊,因為保底通常是你瞧不上眼的學校,過了你也不一定會去唸。

再來是面試,其實面試跟學習歷程,我認為要有巨大差分是不容易的,大家表現其實不會差太多,或許有極度優秀的學生

但那也是一兩位,錄取名額有這麼多,其實不太會影響到你。大多數人都是在兩個標準差之間的常態分佈,因此我在這邊先下一個小結論:「個人申請裡,每個分數都是有實質影響的。」你應該盡可能地去提高分數,哪怕是0.1分,都要全力以赴,更不要說是三分以上的差距。

教授的評分感受分析

但是,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學生分數只是代表著一種現象,還不足以解釋學習歷程檔案的評分狀況,所以我也另外私下問了幾位大學教授,他們對於這次的評分介面使用有什麼感受,以及對同學的建議。這邊要特別感謝Lucker、e-Peer、104,還有其他教育夥伴,幫我找了不少教授填答這份問卷。我們來看看教授的問卷分析吧,這次我分別問了五個問題。

  1. 學習歷程系統的介面你使用起來感覺如何?
  2. 你優先想點開的項目是哪一個?
  3. 您有注意學生是否上傳了貴系沒有要求的項目嗎?
  4. 你有注意到學生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有超過800字嗎?
  5. 針對學習歷程,您有什麼建議給同學?

這些問題主要圍繞在「人性」的問題上。為什麼不討論理性的客觀事實而要去探討人性?因為我認為在評分時,感受會是影響評分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我們有制定評量尺規,但怎麼用,有沒有用,其實都很難斷定。我大部分的教學影片中,也都是圍繞著人性在教你們寫學習歷程。像是我提出的引流、矛盾情緒的標題等等,因此,與其聽許多官方的理想情境,不如就用感性的真實樣態來分析教授們的評分狀態。

學習歷程評分介面設計友善

一共有75%的教授覺得新的評分介面是相當容易找到想看的資料,假設有50個同學的資料要看,每個人分別有6件多元表現,2件課程學習成果,加上學習歷程反思與綜整心得,這樣每個人有10筆資料,50個人就有500筆資料。從網路上幾位教授在評分完審查資歷後寫在臉書上的心得貼文可以看到,舊制PDF是一鍵合併的檔案,下載下來一路滑下來看就好;但新系統會分散在不同的位置,並且後台會呈現老師是不是有點開每個檔案照片,換句話說,如果點開的比例太低,教育部是看得到的。而擊點不同的資料區,尋找資料的過程是最耗時的,有教授提到他們的科系還會針對資料做筆記、討論,每位學生要花教授一個小時的時間,這樣看來,教授不看學習歷程檔案或者亂看,隨便看的謠言至少在這幾個學校是不攻自破的。雖然這麼辛苦的評分過程,但是有3/4的教授覺得資料很好找,看起來在系統設計上相當友善,光這點就要給教育部按一個讚,我建議學弟妹盡量要使用學習歷程系統。

沒有好的學習歷程,只有獨特的學習歷程!

第二問題是教授有沒有注意到你上傳了沒要求的項目。還記得在簡章中都會有要求上傳的代號,當時許多人問我,如果上傳了他們沒要求的項目會怎麼樣嗎?,我直覺是,應該會知道你多上傳了沒必要的項目,畢竟是新系統,應該有這種機制,但如果是用舊制PDF應該就沒辦法檢查,所以我也不特別阻止學生去上傳,而且簡章也沒說多上傳其他項目會扣分,我這份問卷主要是針對新系統的評分介面,所以有3/4的教授發現你有多上傳這是非常合理的,那至於會不會有影響?我認為有影響的不是上傳的精準度,而是有沒有區別度。有一個建築設計學群的教授臉書分享中提到,不要再畫石膏畫、透視圖、建築模型或混擬土模型,反而建議好好去探索自己的城市,讀相關書籍、找問題並解決問題,將這些過程記錄下來就好。這裡我們要思考一下,石膏畫、透視圖、模型製作,不是跟建築設計學群息息相關的作品嗎?為何有教授呼籲不要做這些?難道高中端或補習班理解錯誤嗎?其實不是的,我的解讀是,呈現的內容相似度太高的問題。這位教授在最後有提到,大家好像都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我一直都在強調「沒有好的學習歷程,只有獨特的學習歷程!」一昧模仿學長姐,其實是沒有個人特色的。與其帶著沒有靈魂的作品,不如好好地讀一本書,我個人會這樣解讀教授的意思。

綜整性檔案要拿來與教授對話

第三個問題教授有沒有注意到多元表現綜整心得超過800字這件事。有六成的教授其實有發現到這個狀況,我認為控制在900以內是看不出來的,但如果你超過這個篇幅,其實教授是具有敏感度的,最好你別超過太多,不然一定會被發現;但我認為,如果要控制在800字,又不希望學生在美編上花太多力氣,這套新系統應該可以設定一下字數審查機制。講到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我有一支影片專門在講,裡面有一個觀念:「引流」。引流是我首先提出來的觀念,我還記得有學生這樣寫被他們老師打槍,說這種觀念太新,最好不要這樣。但這次有教授在臉書發文說:「多元心得拿來摘要太可惜,應該把綜整性的檔案拿來跟教授對話溝通,告訴教授要特別注意哪幾份檔案。因為教授不太容易全部檔案都看,就算都點開也沒辦法記住你。」我跟這位教授不認識,但他的建議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有看我影片的同學我想在多元表現綜整心得這塊,應該都取得不錯的效果。

需要畫重點代表你寫得不夠精準

最後一個問題是這麼多類型的檔案,教授會優先點開哪一個檔案,這是單選題。在解答之前,我先問你,你花最多心血是哪一個檔案?是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學習歷程自述、綜整心得、還是修課紀錄?你可以在下面留言告訴我。

教授會優先點開的檔案第一名是(頒獎典禮):學習歷程自述,占了45%。其實這個答案我完全不意外,如同剛剛那位教授提到,學習歷程自述與多元心得這種綜整性的檔案,是要拿來與教授溝通對話的,而學習歷程自述更是教授第一個可以全面認識你的檔案項目,如果你還是學長姐那套模板來寫,只會讓教授帶著厭煩的心情去看你其他的檔案。給教授好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位教授提到,格式是最基本的,你沒有用對標點符號、左右沒有對齊、有錯字等等,都會產生基本功不好的印象。你或許很難想像教授有多在乎格式。我寫論文時,教授花最多時間在改的,就是我的格式、還有語句通順度。教授最常看論文,論文只要格式不對就必須要修正。當然論文裡面也不會有所謂的簡報檔,畫重點、或者花花綠綠的背影,雖然我們也有聽過教授希望畫重點的,只是你想想,如果你的檔案需要畫重點,才可以讓教授看到亮點,那是不是代表我們寫的不夠精準呢?

我有研發一套能夠打造個人風格的學習歷程模板付費課程,這將會是集結我全部功力課程,可以有系統地幫助你建構學習歷程檔案,讓你快速完成具有個人風格的學習歷程檔案,給你有更多的時間去準備面試或其他筆試。如果你有興趣,在留言區打個+1讓我知道。

第一年的學習歷程檔案是否成功,這個問題太難回答,勢必還有許多空間需要調整,但套用一位教授的貼文:「今年來的高中生似乎跟過去不太一樣,想進歷史系的理由比較具有說服力了。」不管這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至少過去這三年的努力不是完全白費。

總結

表面上看起來書審資料的分數差異只有三分,但在個人申請裡是具有實質影響的分數,學習歷程評分系統友善,學弟妹要盡量使用,檔案要做出差異性,目的是要跟教授對話溝通,格式是首先要注意的最基本底線。

留言

購物車
返回頂端